会读记

  想写写经典会读,续一篇旧文,本该大学毕业写好的。当时写到一半卡壳了,就搁置,哪只这一卡,光阴就过去了5年。

  根据经典会读的记录,我是从第84期来这里的,至毕业前的160期,除了去萧山的半年,间或几次的缺席,基本上周周都到。我在经典会读上,常一言不发,有听受,无问难。像我这样的学生,带动气氛是不用指望的了,但于自身,确实很受用。孔子说,“吾与回言,终日不违,如愚。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发”。大概说的就是我这样的学生了吧。

  我大二因为心理学上兴趣,种种机缘,结识了杨老师的。当时虽也曾听说过老师的“从内圣到外王”的公选课和经典会读,当时经典会读是在读易经。易经,听这名字就吓得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,而那时候,正是在会读的,正是开创经典会读一代风气的第一批元老,正是老师常常念兹在兹的黄金时代。而内圣外王更觉得奇怪,不明所以者,还以为是在讲古代的圣贤与帝王的故事。但是对于圣贤经典都得越多,越是觉得这门课的题目取的真好,古之贤者说了千言万语,也无非是这几个字“从内圣到外王”。当时的生命里刚好困顿于我之存在如何安处于外的问题,此5字真有如醍醐灌顶。但当时机缘未到,我也偶然去旁听过几次,图个新鲜。

  大三终于选上内圣外王的课,老师说起经典会读的事情,庆幸这学期读本已经从吓人的已易经换成了可亲的老子,我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。许多人在感到生命困顿之时,想要亲近中国文化,多也是从老庄开始,大概是孔儒被捧得过于学究道学,而佛家过于嗜寂,二者都难以亲近,唯独老庄,以来就是做减法,让人觉得没什么负担。进来之后,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,之前参加过许多社团和组织,却没有一个地方是让我觉得适意的。但这里读书,真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。

  经典会读的流程是这样的,先读一遍原文,然后今天的解读人大致逐字逐句讲解一下,然后自由引申、探讨。因为探讨自由,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片面的价值或论点,杨老师善于引导和补充,让讨论变得更加热烈。解读人是一个一个轮替的。从老子之后,又读易经,接着是读传习录,庄子,礼记,黄帝内经。到后来觉得,读什么已经无所谓的,反正一开始上来肯定都是难的,硬着头皮读下去,自然会有所得。重要的是,来这里会读的人,能长期坚持下来,多少都是那种自傲、自负才气、又不堪忍受某些庸俗之物的性情中人,或者说是奇葩。不过,我与这些人倒也没多少交集,但在此静观了三年,多少也体验到那些绝对无可能在我身上生长出的另类生命之绽放。

  因为去的多了,总有人好奇我们这些人在里面干什么,我一下子也组织不好语言。后来有档节目,叫奇葩说,老婆带着我看的,里面的人妙语连珠,故作惊人之语。不自主联想,一群奇葩在读经是什么风景,姑且说,是带着魏晋风骨、奇葩说皮相的死亡诗社吧。

  毕业后仍甚是怀念,再也没有找到这样的去处。后来有一次学着那些老成员用ipad视频远程参与,照片拍起来,颇有一种一群人对着看着你的遗像的感觉。参加了几次,慢慢的就淡了。结婚前曾去拜访过一次杨老师。见面就问我,还在读那些书吗?我说读的,但确实没有以前那么深了。如果再去杭州,大概也会跟前辈那些人做的那样吧,再去听一次内圣外王的课,再去参加一次经典会读。

评论
© 孤尘 | Powered by LOFTER
上一篇 下一篇